发布日期:2024-06-20 15:03 文章作者:三明网络
一位拥有十年经验的淘宝店主向《态度》栏目透露:“如今,每天除了应对客户的咨询,还得不时应付职业打假人的骚扰,同时平台也经常出现错判和乱罚款的情况。我们日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各种申诉和提交凭证资料,很多店主都感到难以承受。” 今年的“618”大促对于许多商家来说,可谓是一波三折。超级主播李佳琦也直言这个“618”非常艰难。各大社交媒体上,店铺商家们纷纷抱怨:“价格已经贴近成本,但销量依然不佳”;“亏损严重,边哭边卖”;“满减凑单太多,退货率居高不下”......与以往电商大促的热闹场面相比,今年的“618”充满了商家的叹息声。 更有商家明确表示不参与今年的“618”大促,并在店铺声明中写道:“本店全年不参与任何平台活动,所有价格均为实价。”他们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,避免冲动购买。 一位选择不参与大促的饰品商家表示:“虽然‘618’没参加导致成交笔数减少,但退货的人也少了,成交金额反而增加了。更重要的是,我现在不再那么焦虑了。” 随着电商购物节的发展,流量红利逐渐消失,消费情绪变得更加理性。各大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,不得不降低价格,导致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。他们不仅要应对平台的规则变化,还要面对消费者的挑剔眼光和退货压力。 与此同时,消费者也对大促的态度发生了转变。一位消费者表示:“以前‘618’时大家都很激动,争分夺秒地抢购。但现在大促时间拉得太长,热情早就被消磨掉了。” 今年的“618”大促时间明显延长,多个平台的活动周期都超过了一个月。然而,这种延长购物节周期的做法并未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。许多消费者表示,长时间的促销让他们感到疲惫,而且价格变动频繁也让他们难以把握最佳的购买时机。 此外,退货率的攀升也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一位女装商家透露,今年“618”期间的退货率高达80%,远高于预期的50%。退货不仅增加了商家的运营成本,还影响了店铺的考核和利润。 在消费者和商家都感到疲惫的背景下,电商平台的竞争也愈发激烈。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低价策略,试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。然而,这种低价竞争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,反而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感到困惑和不满。 后电商时代,电商平台和商家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策略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?如何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?如何构建健康的行业生态?这些问题都需要平台和商家共同思考和解决。 总的来说,今年的“618”大促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。在流量红利消失、消费情绪理性的背景下,电商平台和商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,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。
烟台三明网络专注网络营销10年+,具备APP开发、小程序定制、微商城及微商系统定制、抖音快手小程序、微信公众号、在烟台小程序开发找三明。分销商城开发、直销系统定制、直销软件开发、分销系统开发、集团网站建设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,致力烟台互联网+行业的系统定制开发与运营。